主页 > 数码 >

oppo手表watch1功能(OPPO Watch体验详情)

2023-03-22 12:24     编辑:奔跑的小羊    点击: A+

专题:
【导读】
作为 OPPO 自家第一款智能手表,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面世呢?我个人觉得一是 OPPO 手机业务最近两年在硬件设计以及 ColorOS 上有了非常大的飞跃进步,用户满意度颇升,从而衍生出 Co

作为 OPPO 自家第一款智能手表,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面世呢?我个人觉得一是 OPPO 手机业务最近两年在硬件设计以及 ColorOS 上有了非常大的飞跃进步,用户满意度颇升,从而衍生出 ColorOS Watch 以及智能终端 eSIM 功能的完善。当 OPPO 在自身产品与用户粘性都有了一个不错的成绩时,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生态圈,首先是真无线耳机 Enco Free,而后是今天的主角 OPPO Watch,也感谢糖纸众测给了我这次体验的机会,让我能够和大家聊聊,这款 OPPO Watch 到底怎么样。

 

细节上给人喜悦的设计

在初次拿到 OPPO Watch 时会发觉: OPPO 手表如近两年的 OPPO 手机系列一样,在硬件方面设计非常细致,有质感。和手上的 OPPO Find X2 手机的设计会发现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

 

 

 

 

类似手机屏幕的两侧曲面柔性屏,贴合手腕的一面也是微微弧形的设计,正反曲面延伸到两侧便是一圈金属中框,右侧上下排列着两颗细长的按键,左侧则是开孔不算小的扬声器,很讲究对称美学。

 

 

 

手机的曲面屏在实际体验上其实喜欢的人不多,主要是因为误触依旧时有发生,但这一点在 Watch 上就正好相反。智能手表可以看作是减轻我们反复拿手机的一个轻量级设备,智能手表替代手机上的一些操作,在手表上的操作相对简单。在我使用曲面屏幕的手表过程中,现有的交互几乎不存在误触,反而曲面屏能够带来非常棒的触感。左右滑动还是上下滑动都非常舒适,两侧曲面与边框的衔接把控的几乎触觉不到,顺滑,且系统 UI 在滑动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动态效果,视觉与触觉我觉得都很优雅。

 

显示上,OPPO 可以说非常敢下料,直接用上一块 OLED 屏幕,这样的显示面板在手机上都属于高端显示屏,在 1.91 英寸的 46mm 版 OPPO Watch 上,显示色彩更是细腻柔和、黑色的显示「黑」的彻底。深度定制的 ColorOS Watch 系统中大多界面都空白区域也都采用了黑色,我想一来能够更好的突出 OLED 屏幕的特性以及一定视觉程度上忽视边框。

 

 

显示黑色时正常几乎看不出边框,而一旦显示非黑色主题时,边框就凸显出来。显然,这是不好看的。边框的宽度不算窄,对于一款智能手表,如果要求能够有现在手机一般的窄边框,那确实有些过分。所以说,推荐更多的选择边缘黑色的手表主题,这样就达到了看着舒适、触感舒服的 OPPO Watch。而且如果有人说这手表像极了苹果表,我只需要晒出这曲面的屏幕就足够有说服力了!

 

但这并不代表这手表的曲面屏幕就是完美的,日常使用在室外头顶大太阳时,曲面屏幕的曲面可能会反光而影响观看。

 

再看看除了曲面屏幕之外的 ID 设计,我认为有许多处的设计都和 Find X2 呼应比如轻薄的体积,这对于一款智能手表来说非常重要。不论是日常佩戴还是运动时监测,OPPO Watch 的轻让我佩戴下来并不会觉得手腕有负重感。

 

侧面的按键可以呼出菜单、返回桌面,下面是自定义功能键兼具电源键,加入了与手机类似的电源键绿色点缀。两颗按键的手感我认为是偏硬的,食指按下时需要拇指在另一侧拖住才能保证手表不会因为按键而在手腕上窜动。OPPO 手表系统操逻辑和手机操作非常类似,两颗按键分别是可以自定义的功能键以及一颗菜单键。我使用下来是将自定义键设置成 Breeno 语音助手,随时都可以进行语音对话。

穿搭表盘够创意,但也不能忽略表带的个性化需求

 

也许是刚刚推出第一款智能手表的原因,OPPO Watch 的表带还只有橡胶材质的唯一选择,这可能是我认为目前的一个遗憾。在我看来,智能手表有别于传统手表的一个关键就是可以自己去换不同材质、不同风格的表带,随着穿衣风格以及用途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表带,算是智能手表的一种文化体现。但目前 OPPO Watch 还不能满足我这一需求,附送的黑色橡胶表带日常穿搭、运动时佩戴都还算百搭,舒适、防水。但如果到了夏天可能会比较热且可能和出汗的皮肤粘在一起。但方便清洗,就是缺乏个性。很希望 OPPO 在以后在这方面能多给一些选择。表带的更换通过内侧的两颗按钮按下自动弹出,还是很方便的。

 

 

佩戴的逻辑是先将金属扣顶进适合自己的表带孔之后再穿进橡胶环,我使用下来的感触是佩戴时要把金属环推到一旁再顶进金属扣,这样佩戴的成功率很高!

 

 

 

还没有更多可以选择的表带也并非说 OPPO Watch 在个性化这方面一无是处,屏幕中的智能表盘除了系统给定的一系列各种功能、各种图案的表盘。

还有些设计非常有意思的动态 3D 表盘会随着转动方向,而变换光影的角度。

值得一提的是穿搭表盘,很有新意。通过手机端拍照衣服,通过手机拍照今天的穿着,再经过 AI 算法识别主色调然后便会生成一套色调一致有不同显示风格的穿搭表盘。

 

而我在拿到这款 OPPO Watch 前也体验过几款智能手表,日常更多还是戴着传统手表,我喜欢传统手表简洁的表盘。因此在使用智能手表时我更多的也是会去选一个偏向传统风格的表盘,也就比如上面这款,黑色、简约。但智能手机还是要利用它特有的优势,比如出门徒步、运动或者是周末爬山时我觉得智能手表就更有优势。

 

这时会发现,ColorOS Watch 中并没有一个功能性很强的表盘,目前多功能的表盘还仅仅停留在集成心率、消耗能量运动次数或者步数的表盘。比如户外运动需要的指南针、高度等数据在这款手表上还不能实现。

也正是这样,可以见得作为旗下第一款智能手表,OPPO 想给我们的是一款具备时尚、个性的穿戴设备,而非一味堆砌功能的「理工男」产品。至于更多实用性功能还是希望 OPPO 能不断升级来完善!

续航够用,手表闪充意外的让你爱不释手

在我写下这段感受时,回味 OPPO Watch 在续航方面的感受,依旧有种 Find X2 的味道。轻薄的机身看似不太放心的续航,但实际使用下来却非常充实。而 OPPO Watch 基本也是给我这样的印象,智能手表续航一直都是各家 pk 的点,也确实是等待选择智能手表的消费者,都非常在意的点。

 

OPPO Watch 在我使用下来基本一天半一充的频率,下面是我使用手表时使用开启的功能:

1. 自动亮度、自动抬腕唤醒、一直保持开启的 NFC;

2. 一直接收手机端的通知推送,微博、微信通知居多;

3. 晚上睡觉带着手表监测睡眠以及日常持续监测心跳、运动状态以及一些运动提示。

就是这样大概 3 个层面的功能,上一次我充电时间在前一天的 12:20,到现在(13:30+1)还剩余 33% 电量。

 

即便是外出忘带来充电底座,还可以打开长续航模式,这时手表就变成来手环。功能被缩减到能用来看时间、记步、监测心率,同时屏幕会变暗、与手机的连接也被断开。续航能力能从两天一充一下变成来长达 21 天的超长续航(官方数据)。如果每天早出晚归的规律生活,超长待机模式更多的是备选。当没有充电条件是,它依旧可以当中一部「手环」来使用。

 

非常意外的 Watch VOOC 闪充,经过测试,从 0 到 100% 的充电需要 40 分 30 秒左右。充电底座采用的是专属的触点式充电,底座采用中间镂空花的设计,虽然没能支持无线充电,但充电底座的小巧体积以及轻便重量出门随手带上它也。实际使用后我还发现了一点:这个快充只需要用标配的充电底座就可以实现,而并非像手机一样需要一个硕大的充电头,即便是插在移动电源上也能够实现闪充!

 

 

这对于外出时是多么友好的体现呀,不用再单独带一颗充电头就可以实现 40 分钟充满电的快感。这时不禁会想,作为手机品牌目前争相竞争的快充,带给用户快充的同时,还带来了一颗颗硕大的充电器,33 只能默默感慨:何时手机也能够像这款手表一样!

起步很稳,势头很足的 ColorOS Watch

OPPO 的第一款手表用起来能感受得到它是有备而来。ColorOS Watch 从 UI 到功能都经过了深度且用心的设计。用下来十几天后的感受是它与产品的硬件非常契合,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每次触动都会有不同的动态效果,灵动且有质感。

图标以及色彩的搭配都偏时尚化,和在手机上几乎一样的交互逻辑:侧边滑动返回、点按操作。菜单的设计非常规整的 3X3 排列,通过上下滑动翻页,滑动时吗,有类似未能被显示而缩放的圆点设计。翻页的过渡很巧面,很灵动。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细节在我使用时我很喜欢:

比如:长按唤醒表盘管理之后,再上滑会出现一个模仿拖拽到垃圾箱的动画;

比如:内置的几个动态表盘都还可以戳泡泡,闲下来它还能是个解压神器,如果说在办公室想偷懒又不能被发现,这一点就很可以让我玩上一会;

 

所以说,这款手表的 UI 非常让我喜欢,不论是动效,还是各个功能的设计都有与手机端一样的精致感。除了 UI,作为一款智能手表,运动监测、心率监测、睡眠监测一样都不少。

 

我虽然不是个经常会运动的人,没什么系统的运动。我觉得也有不少人和我有一样的习惯,但这样我们就没有资格选择智能手表了吗?

显然不是,OPPO Watch 在运动记录方面的功能还是很全面的,在常见的室内外各项运动的记录样样不少,睡眠监测也有分析深浅睡眠的不同时间。这些可能各家智能手表上的体验做的都够好了。OPPO Watch 怎么做到差异化突破呢?

呼吸功能,通过手表中的动态效果以及振动反馈来引导用户可以通过跟随动画的节奏来调整呼吸,减轻压力。一个简单的功能,在菜单中出现,使得我们在日常工作压力大时,能够跟随它进行自我调整。

让我很喜欢的一点是:有个功能是 5 分钟轻松健身。其中分解出几个不同的时间段、不同健身模式。即便这样,对于深度的健身专家,会认为这 5 分钟健身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如果放在普通的上班族身上,日常通过 5 分钟简单的健身也许可以达到缓解久坐疲劳,放松心情的作用。不用拿手机,打开手表的这一功能,屏幕上有视频指导、还有语音介绍,5 分钟,大概 8 个动作,并且简单的运动时也时刻监控心率。比如早起通过 5 分钟的简单运动消除我的「起床气」,上班时即便不允许看手机,但没说不允许我跟着手表做运动。相比于一些办公室智能的 “久坐提醒” 这样实际的带动简单的活动,我认为更有意义。

运动记录任何一个智能手表都可以做到,但是通过几个引导更多日常上班族来缓解压力、工作间歇放松筋骨的小功能,显然更亲民,更受宠。

 

也许这些功能的使用时可能会担心手表的续航。实际来看,时刻开启心率监测,整天的日常记录以及晚上睡觉时戴手表记录睡眠,续航也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反而很意外的是在长续航模式中竟然依然可以时刻监控心率,这意味着什么?可以考虑买一块送给家里的老人,能够实时的监测心率保证健康,如果再能推出在心率骤变时自动发出信号到紧急联系人就加用心了。

 

我想是因为深度定制了 ColorOS Watch 的原因,这块手表的应用并不是可以随意下载「安卓系」的手表 app,而是需要通过内置的商店,下载安装经过 OPPO 精心挑选的 app。这有点像 OPPO 将一些可以通过 app 来实现的功能给你,你可以经过「商店」来添加。因此,此应用商店并非我们一贯理解上的应用商店。而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个商店中新 app,目前还需要通过系统 OTA 软件更新之后来实现。听起来有些繁琐,但是这是最大程度的控制了手表功能的质量。这么一想,OPPO 还是很用心的!

开头也说过,到现在才来的第一款智能手表的 OPPO,一定的原因是 eSIM 功能目前来看已经趋于成熟。OPPO 想要通过这一功能给消费者一款真正意义的智能手表。

 

而在我体验了手表的这段时间之后,eSIM 功能可以说是无形,但又必不可少的让这手表的几个使用场景得到了质的优化。

比如此前使用智能手表,还需要和手机连接,在健身房里运动时你就要时刻带着手机。而现在,可以只带一只手表和耳机出门健身了。eSIM 可以让手表单独连接移动数据,也可以语音搜歌听音乐。

 

如果说用手表来打电话,我还是建议配上一只蓝牙耳机,更优雅。想象一下走在外面,如果想要听清楚手表里的通话声音,手腕靠近耳朵,怎么也不太好看吧。那么单独的手表用来通话的场景我想应该是下楼取快递和快递员简单的联系,快捷的移动支付。或者是开车时、在家做饭时用手表简单的通话,这些场景,手表的收音和功放的声音降噪效果还是可以用的!

 

总之,这是一款 OPPO 用心给我们打造的一款智能手表,虽然也有些刚刚起步的功能短缺,表带选择少的这些问题。但从体验过程中的感受到的细节触感。以及 OPPO 还为手表的软件应用开发、表盘设计举办来开发者鼓励活动,这些足以见的这款智能手表的未来值得期待。而收回眼光到眼前的这块手表,不论是曲面屏的设计还是屏幕的观感,都有着 OPPO 手机一贯的精致,ColorOS Watch 虽然刚刚起步,但在 UI 方面已经足够细致,这些都足以证明这是一块在目前值得选择的智能手表,如果强硬要与苹果表一争高下,我想,苹果表只能和 iPhone 设备使用这一关键,就足以让 OPPO Watch 尽情的收割大半的安卓手机用户!OPPO 也用实际行动告知我们,一个国产大牌正在更有力的雄起,还是希望为了智能手表能够完善目前的短板,达到一款人手都会戴的表。

我要投稿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