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配网

曾今中国的第一茶饮料品牌旭日升,为何现如今却几乎销声匿迹

 人阅读 | 作者lilintao | 时间:2023-06-11 19:21

1990年,那是一个夏天,39岁的段恒中穿着一件崭新的工作服,站在河北省衡水市冀县供销社的门口,他的神情激动,拳头紧握,就在刚刚他被任命为冀县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他知道大展拳脚的机会终于来了。

心中虽然兴奋,但是他也清楚,此时冀县供销社正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整个冀县供销社所含的职工,竟然超过2000多人,内部管理已经陷于近乎混乱的状态,而且更大的问题是,这个时候的供销社的下属单位,基本已经没几个能够实现盈利的了。

简单的来说,就是人越来越多,但是钱却挣的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大难题,但是好在正值壮年的段恒中,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知识,让他当机立断,立马对整个供销社开始进行一场大改革!

改革很成功,三年后,也就是1993年3月,冀县供销社以原企业和骨干精英为基础,成立了当时名震一时的河北旭日集团!

而同年,冀县也改名为冀州市,段恒中看着破而后立的新集团充满了成就感,然而这个时候却还不是收获喜悦果实的时候,因为在段恒中看来,此时的旭日集团还缺乏一个真正的盈利点,也就是所谓的拳头产品。

因此富有一定远见意识的段恒中,立马开始了对国内外市场的考察。

考察进行了一年多,这期间段恒中尽心尽力,奋战在第一线,努力奋斗后,终于在次年有了眉目。

段恒中在考察期间发现,国内此时的饮料市场基本是碳酸饮料独占鳌头,国内有民族品牌“健力宝”,国外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激烈竞争,但是除此之外的饮料市场,却似乎是一片荒芜之地。

看到这个报告后,段恒中坐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突然他的眼神看到桌面上的茶具,心中一动,为何不开发一款茶饮料呢?

这个念头一出现,便刹不住车了,段恒中自己便喜爱喝茶,因此对茶文化颇有研究,在他看来,中国人对于茶有一种骨子里的喜爱,这让他心中振奋。

而且一调查,便发现当时的市场上,几乎没有一款出名的茶饮,这份结果让段恒中激动无比,他意识到了,机会终于来了。

1994年,旭日集团筹资三千多万巨款用于茶饮料的生产和开发,并聘请国内一流的科研单位参与研制,使产品保持了茶叶的天然色香味,还独创了在茶饮料中充入碳酸气的新技术。段恒中把这种具有流行时尚和传统风格的饮料取名为“冰茶”。

当时,新品研发后,段恒中带领一众领导层在集团开了一次大会,当时坐在下面的一位刚进入公司不久的毕业生小古(化名)事后回忆说,当时段总的演讲看上去气场十足,极具感染力,听的人热血澎湃,至于他讲了什么记得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撸起袖子加油干就完了。

然而小古不知道的是,这位“气场和信心十足”的段总,当时却是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在94年的中国一个企业,而且是一个刚刚面临重组的企业要用动用这么一笔巨款是多么的不容易。

在那背后,他付出了多少,承受了多少只有自己知道。

但是谁叫他是集团的领导者呢,面对他的只有前进的路。

他也知道,如果这条路一旦走不通,那下一步,便是万丈深渊。

不过这次,他赌对了。

“旭日升”冰茶一上市,便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大获成功,人们对这款从未见过的茶饮充满好奇,然而更重要的是,这款茶饮的口感,也令不少人称道喜爱。

仅用了不到一年,旭日升集团便通过这款冰茶,创收几百万元,冀州供销社一下子扭亏为盈,实现了盈利。

在河北旭日升冰茶火了,而冰茶背后的段恒中自然也跟着火了。

段恒中力排众议,筹集三千万巨款研发新品的新闻,被登上了各种报刊,那个站在工厂前对着镜头微笑自如的男人,一下子在当地老百姓的头脑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男人成为了不少准备或即将下海创业人的偶像,成为了无数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尤其是曾经的老乡,说到段恒中,眼里都会不自主的浮现出一股自豪。

而旭日升集团的发迹之地,冀州这个小城,长达7年的“段氏神话”也由此开始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吹捧和热度,在集团内部会议上,一名负责生产的领导提议,可以趁着这股热度,趁热打铁,为工厂添加生产设备,加大生产力度。

但是段恒中再一次的力排众议,因为他心里明白:一条上规模的饮料生产设备动辄上千万元,以旭日当时的家底根本折腾不起。而此时的他却做了一个让不少集团老人都难以理解的举动。

把大笔的钱,投给了广告。

当时代言旭日升冰茶的一对双胞胎组合兄弟Brother,还因此红遍了大江南北。

当然,这场媒体广告的狂欢轰炸下,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同年,旭日升的销售便达到五千多万,订单雪片般从全国各地飞到昔日平静的河北冀州。

集团员工小古(化名)回忆说,当时去厂里上班的时候,厂外装货的汽车一整天都是排成了长龙,而看到这样的情形,基本上每一个旭日升的员工,心中都充斥着满满的自豪感。

然而热度和知名度都上来了,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便是产能不足的问题终于暴露出来。

段恒中坐在办公室里,看着雪片一般的订单,心中不仅没有喜悦,反而是十分忧虑。

他没有想到广告的效果比想象中的还要好,而且是好过太多,原本以为以现有的产能应该足够应付生产,但是没想到,不仅不够,而且这空缺是越来越大了。

如果再不增加产能,不仅会错失这次爆发,而且很可能会因此造成更多的问题。

但可惜的是,目前集团的账户上,已经没钱了。

虽然新增了很多的订单,但是无法第一时间交货,所以回款收不上来,钱自然不够。

但就在这个时候,几家外国公司和一家台商主动找到了段恒中,要投资几亿元给旭日建几个大饮料厂,但前提条件是,要求入股旭日升。

段恒中心知虽然现在确实急需用钱,但是却没有答应外商的条件,因为他清楚,如果一旦引入外资,那么旭日升便再不是那么纯粹了。

有些时候,有些东西,不管再困难,还是要坚守的。

他心中有沟壑,所以对此断然拒绝了。

但是虽然拒绝的痛快,但是现有的问题还是要解决,该怎么办呢?

集团内部也多次展开了会议探讨,也都没有好的方案,就在段恒中愁的快要头发发白的时候。

一纸报告被递了上来。

报告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地方从国外引进了许多饮料生产线,由于产品销量受阻,这些生产线大多数处于闲置状态。

段恒中看到这份报告后眼睛一亮,心知机会来了。

瞅准这个机会,段恒中迅速召开内部会议,同年旭日集团当年就利用租赁厂房或者委托加工的形式在全国各地共开设了23家分公司。

而且不仅是饮料,就连包装和运输这些环节,集团也基本都采用了这种外包的模式。

因为这个决定,旭日集团诟病已久的产能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1996年,旭日升冰茶的销售业绩一举突破了伍亿大关,引起了当时的舆论哗然。

而旭日集团这个“借鸡生蛋”的故事,也在冀州大街小巷中广为流传,直到这个时候,段恒中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他知道,集团终于要步入正轨了。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松懈,随后不久,他从企业内部组织起几百名当地培养起的优秀员工,奔赴征战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各大城市,通过地毯式轰炸,迅速地建立起48个营销公司、200多个营销分公司,形成了遍地开花的营销网络。

这一举动,一下子让其他品牌的饮料企业慌神了,都私下惊呼:“狼来了!”

小古(化名)就在这次的队伍中,他从入职以来,是一步步地看着企业发展壮大,所以心中早已经拥有了浓厚的企业归属感,所以这次任务,他勇当排头兵。

虽然已经年纪轻轻便身为分公司的负责人,但是他的压力那是一点不小,除了招聘新员工培训以外,还要在当地打响企业的品牌,不过他是年轻人,思维很前卫,所以销售的点子对于他来说倒是有不少。

而且他的能力也有,只用了一个星期,便在当地最大的商场邀请了当地最火的相声演员,来进行演出,看着商场内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着的人群,小古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然而在接了一个电话后,他的笑容消失了,因为电话里隔壁城市的那位,居然请了当红歌星直接到体育馆开演唱会,据说现场来了几万人……

这样的现象,在大大小小的城市发生,当时旭日升冰茶登上了各个报纸报刊的封面,甚至有人说,旭日升创造了“一天占领一座城市”的当代奇迹。

仿佛一夜之间,“旭日升”这个品牌,一下子在国内茶饮市场独占鳌头,速度之快,手段之狠烈,让不少人暗自咂舌。

1998年,旭日升也终于迎来了鼎盛时期,当的年销售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0亿元,然而也正在这一年,近几年一直飞速上升的旭日升,也终于迎来了它强力的对手。

康师傅、统一、娃哈哈等对该市场觊觎良久的企业,终于研发并推出冰茶系列产品要求“市场通吃”。

这样的举动,顿时让此时已经是中国茶饮龙头老大的旭日升不能忍受了。

集团迅速召开会议,多次探讨,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

为了打压竞争对手,旭日集团确定“冰茶”为旭日集团商品特有名称,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将自己创造出来的要领以商标作壁垒“独家垄断”。

这个举动一出来,顿时引起了热议,不仅是外部,包括企业内部员工也对这个决定进行了热议,当然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这个决定无比正确,因为在当时大部人看来,似乎旭日升有了这个商标终身独家拥有,就像“可口可乐”将独家配方放在了瑞士银行,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次年,也就是1999年,当时的工商局也裁定:"冰茶"为旭日升商标的特有名称,其他任何企业不得使用.

然而此事一出,大家基本都以为大局已定的时候,但结局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因为这次官司,竟然阴差阳错让旭日升的所有竞争对手联合起来,并推出了"冰红茶","冰绿茶"的商标,而且多家一起发力,多家竞品广告一起上线,仿佛一夜之间,冰红茶和冰绿茶的品牌形象红遍了大江南北。

这次对决,旭日集团不仅没能成功的“封杀”对手,反而让对手另辟蹊径,赢得了生机。

而同年,受到这两款新茶的影响,昔日老大“冰茶”的销量,也终于开始出现了颓势。

段恒中坐在总部集团的办公室里,看着手里的报表总结,他也意识到了,旭日集团开始面临真正的挑战了。

对于这次的决定失误,他认为是自己这几年的安逸令自己懈怠了,所以痛定思痛,召开集团会议,要求集团开始全面整顿,重新迎来业绩高峰。

所谓是领导一张嘴,员工跑断腿。

各高层面对销量下滑,纷纷自省,开始强烈要求下属,以及分公司员工,重回一线,冲刺业绩。

业绩指标一下达,各分公司的业务员,其实心里不把这太放在心上,毕竟此时在他们的心中,旭日升冰茶,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卖。

小古作为分公司的领导也下达了新的业绩指标,但是底下的员工满不在乎,还有一位元老骨干笑着说道:“这事包在我身上,我跟经销商的老孙熟的很,回头拉他多进点货,反正这东西不愁卖。”

小古想想也是,毕竟这次的高层会议,领导下的指示就是“找经销商、铺货、回款”这样一个环节,只要回头请那几个头部经销商吃顿饭,送点好处,新的业绩指标应该是没问题的。

十天后,那位元老从“老孙”那里真的拿到了一笔大单,但是元老却说,老孙也说了,这么大的订单,他也要承担风险,所以要求每单返利。

小古皱了皱眉头,心说这不就是吃回扣吗,而且这笔订单一旦谈成,这个老员工应该也少不了油水。

小古的内心告诉他,这样的回扣是吃不得的,容易造成不好的影响,但是订单的数额之大,又让他一时拿不定主意,犹豫之下,小古拨通了隔壁省那位的电话。

然而电话里,这位和他一起当排头兵的“同期师兄”却是笑着说,让他不要放在心上,他说现在所有分公司都有吃回扣的情况,其他公司都搞,如果你不搞,你的排名就会垫底,而总部是只考核业绩回报的,而在根据他的描述,有些分公司的家伙,不仅是吃回扣,甚至有的直接明目张胆的,给经销商送礼,或者和总部的高层私通,直接下优惠政策的,大有人在。

为的就是让经销商多囤货,让回款多收,让汇报给总部的业绩报表更加好看……

小古想了想也是,反正大家都这么干,于是他便也对此纵容了,而换来的结果便是底下业务员的业绩一路飙高,分公司的业绩节节攀升。

看到各地分公司这么给力,总部的高层也坐不住了,也想捞点业绩政策,于是同年,总部竟然直接给经销商下达了一个指标任务,只要能在年底完成销售额100万元的,年终便奖励三万多的汽车一辆!

在20世纪末的时候,汽车还属于奢饰品,所以此举一下子刺激到了经销商们,各地开始纷纷进货,仅保定某县经销商就进货1万件,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把1万件货迅速出手,并要再次进货。

这个时候,全集团上下仿佛都拧成了一股绳,为了销售额,为了业绩,已经开始不择手段。

这个现象看似是一种狂欢,但是在背后却是隐藏着一头择人而噬的魔鬼……

终于,问题出现了。

段恒中坐在集团总部的办公室里,放下了手中一张刚刚看过的报告,虽然此时室内温度尚可,但是他却感觉到内心一片冰冷。

大量的经销商为了完成进货指标,吃返利回扣,把收过来卖不出去的货,全部低价倾销给外地,而这也导致了旭日升一直贯彻的低价策略居然演变成了价格大拼杀,在促销期过后,旭日升就会在这一地区周围滞销,因为二级批发商手中的货压得太多了。

至此,冰茶的价格一度跌到了33元1件,而冰茶的出厂价却要40元以上。出厂价居然比销售价还要高,前所未有。

在这样的环境下,加上面临各大品牌茶饮料的包围打击,此时的段恒中有种“困兽之斗”的感觉。

不仅是段恒中,各分公司的一些比较精明的领导层也开始发现问题不对了,尤其是底下的那批业务员,一个个散漫无比,各种骚操作层出不穷,竟然还流传出了一首《万恶懒为首》的诗。

牌场风流酒后狂,笑聚分赃正当行;温柔乡里图一醉,哪管旭日兴与亡。

此诗一经流传,居然被不少业务员奉为经典。

随着内外打击下,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段恒中坐不住了,因此再次召开集团会议进行改革。

2000年,已经49岁的段恒中坐在集团总部的会议首座上,下达了几个命令。

一,对高层进行大换血,对内大量吸纳高级优秀人才。

二,集团的架构重新划分为五大事业部,包括饮料事业部、冰茶红酒事业部、茶叶事业部、资本经营事业部、和纺织及其他事业部,实现多元化经营。

三,总部建立物流、财务、技术三个垂直管理系统,从平面管理向垂直管理转变。

这次改革看上去是很有力的,很明显看出了段恒中的决心,但是改革如果不能真的奏效,那就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

尤其是在人事改革上,最先出现的问题便是,新吸纳入的高学历高管,和原本公司的“元老”意见不合,而且此时旭日集团的主要领导都是当年冀州供销社的干部,他们之间的裙带关系在创业前期的确起到了明显效果。

所以大多数的新高管权力被架空,无法有效实施改革,处处碰壁,以至于集团内部的分化也日益加剧。

而随后,段恒中为了解决目前全国各地业务员过多的情况,又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而这也是压垮骆驼的又一根稻草。

2001年,小古在早上接到了一个电话后,把所有在外的业务员全部召集了回来,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

会议的内容很简单,但是引发的动荡确是超过此前所有!

会议宣布,集团决定把原来在一线的1000多名销售人员尽数安排到生产部门,进行工作,薪资待遇不变。

而这一举动,立马引发了所有人员强烈反弹,毕竟他们这销售业绩拿到手软的人,突然让他们去拿死工资,如何能忍?

然而,反弹无效,集团的决心不容反驳,所以,小古所在的分公司,一夜之间,将近一半的人递上了辞职信,而继续还留着的员工也是心不在焉,消极怠工。

至此,整个公司的士气一下子跌落千丈,而这,只是集团内一个缩影。

改革没有起到奏效,反而加剧了集团的衰退,比尔·盖茨说的好,企业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2001年年底,旭日集团的市场占有率便从巅峰时期的70%跌至30%,

而这一年,旭日升的追债官司不断,债权人的无奈和愤怒如剥笋一般不间断地将"旭日升"的债务官司大白于天下,"旭日升"就此陷入了资金链断裂和市场信誉崩塌的危机之中;

2001年7月30日,在北京西城区四道口,六七个人站在路边,头扎布条,身穿统一T恤衫。T恤衫上写“强烈要求‘旭日升’合同,守承诺,还我血汗钱”,下署“比邦公司全体下岗职工”。领头的是该公司总经理王枉。他们在此已经站了20多天了,可是“旭日升”一直拒绝接见他们……

而这样的报道,在同年的报刊中比比皆是,人们不仅唏嘘,那个曾经的王者,仿佛一夜之间,被打入了深渊。

2002年下半年,旭日升终于停止市场铺货,败走饮料行业,而康师傅,娃哈哈,统一等品牌将之取代,从此红茶绿茶饮料,市场热销.

十几年前一个时代从那天开始,而一代大佬的故事却在今天落下了帷幕……

而段恒中呢,也许他的初衷没有错,只可惜待看山穷水尽,却也只能仰叹无力回天吧。

然而这也是历史的无奈,只能给后人评说,却也再难去改变什么。

将近十年之后,旭日升才重新被人们所提及,2011年,汇源集团宣布以1201万获得包含“旭日升”在内的全部164个商标所有权。此消息一出,令不少人兴奋不已。

这里有它曾经的喜爱者,也有曾经它的员工。

小古刚从公司回来,现在的他已经是一家传媒企业的总监,虽然工资比上一份工作高很多,但是他却似乎再也找不到上一份工作那样的热情了。

今天下班路上,听到有人谈论到旭日升被收购的新闻,所以回到家他便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脑想搜索一下相关新闻。

“听说旭日升冰茶拍了新的广告?让我看看是啥样子吧。”喃喃自语中,小古点开了一家视频网站,看完后,他下意识地翻看了评论,却只看到邈邈几句留言。

小古抿了抿嘴唇,心中一时五味杂陈,于是拿起了键盘,敲下了两行字。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