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囚禁”,总能让人浮想联翩。
昏暗的地下室、各种残酷刑具、人面兽心的坏大叔、遍体鳞伤的娇弱少女……这样的场景,光是想想都毛骨悚然。
然而,今天小编要说的囚禁,跟上面的描述完全不搭边。
不过是变态指数翻倍,恐惧直刺骨髓——
囚禁
这是一部关于局部战争的电影。
导演以小见大,利用密闭空间、细致入微地观察战争的残酷,以及人们在生命面前的挣扎。
尽管没有炮火连天、血流成河,却一样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战争所带来的伤痛。
故事发生在黎巴嫩,多党派之间的冲突殃及到老百姓,流血战争持续不断。
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出门就等于寻死!
满城的百姓被“战争”囚禁在一间间小房子里,不敢跨出半步。
但是,待在家中并不代表绝对安全。
断水、断电、缺吃少喝、爆炸、枪炮声……甚至还会有趁火打劫的恶棍闯入家里为非作歹。
电影的切入点就是一个身处在这种生活下的中产家庭中的一家之主“妈妈”。
女帮佣负责打扫卫生。
儿子儿媳刚刚迎来他们的小baby。
还有一帮大大小小的孩子和一个年迈的老人。
整天房子里都闹闹哄哄,不是因为停水没法洗澡,就是因为上厕所排队的问题争吵不休。
乍一看,这个大家庭“其乐融融”。
若不是外面不间断的轰炸声,根本感受不到战争的气息。
然而,一个意外打破了努力维持的和谐。
某天早上,女主人的儿子在楼下停车场被枪击中了,而这一幕刚好被女佣看到。

考虑到全家人的安全,女主人决定瞒着大家,尽管她已经到了崩溃边缘。
接下来这一天,她像往常一样说话做事,唯恐其他人看出端倪。
因为焦躁不安,她一次次走到窗户边,看看儿子的“尸体”是否还在。
说实话,看到这时,小编的心仿佛被揪了起来。
远远看着家人的尸骨却无法靠近,不仅要隐瞒实情,还得独自吞咽悲痛。
但她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的一个举动就会丢了全家人的性命。
所以她只能如此。
但是,战争不会因此却步。它只会变本加厉,把人逼得无路可走。
在电影后半段,两个意外闯入者彻底粉碎了全家人的希望,也让封闭空间中的他们在恐慌情绪中雪上加霜。
在躲过一波连环轰炸后,两个恶霸突然从窗户闯进家里。
当时,女主人急忙招呼所有人躲进厨房避难,只有儿媳因为照顾小婴儿被锁在了外面。
可想而知,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怎么可能斗得过两个大男人?
这个时候,明明只有一门之隔,却像隔着千山万水。
里面的人无法救她,她的牺牲却能救下所有人。
没错,这个女人用身体换来了全家人的安全。

听着外面声嘶力竭的吼叫和小婴儿的哭喊,门这边的老老小小表情各异。
但是,从这些表情里小编只看到了一样东西:无力。
毕竟,压倒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人的意志想要摧毁,也不在一朝一夕。
面对战争,再勇敢的人也会退缩,再坚定的信念也会崩塌,更别提最容易被动摇的道德底线。
可以说,在道德拷问与肉体煎熬面前,活着才是第一位。
到最后,唯一剩下的可能只有赤裸裸的人性了。
不过,除了压抑闭塞的空间和这两个揪心的小高潮,电影表现最多的还是一家人的温馨日常。
爷孙之间的嬉戏打闹让人感受到片刻温暖。
就算发生摩擦矛盾,一家人依然相互鼓励、包容。
即便生活再艰苦,爱干净的女主人还是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仿佛战争只是生活的一个小插曲,而他们总会等到雨过天晴的那天。
也是这种浓浓的生活氛围,才使得后面悲剧发生的时候,更加令人动容。
电影结尾处一家人再度回归平静,一天之内的大起大落因为女主人儿子的“死而复生”带来短暂的喜悦。
入夜后,老人独自一人抽着烟,两眼泪光地望着窗外。
外面炮火依然时明时灭似乎预示着囚禁依旧漫长,和平遥遥无期……
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清楚,生活仍要继续走下去。

相信每一个渴求幸福的人都拥有这样的美好夙愿愿世界和平。
可是,现实的残酷却告诉我们,在这个世上,总有孩子在吃糖,有孩子在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