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配网

荷兰正式出手,先进光刻机无法进口,国产芯片能挺住压力吗?

 人阅读 | 作者xiaolin | 时间:2023-10-09 21:54

6月30日,荷兰政府正式出台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

对于这个措施的出台有点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为什么说出乎意料呢?

原因是目前荷兰有很多半导体设备都是出口到中国等一些新兴市场,比如作为全球最大的光刻机制造商ASML,他们有很大一部分业务都是来自中国。

根据ASML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他们大约有25%左右的营收是来自于中国大陆的市场,这说明中国市场对于ASML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市场占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比较大,这个企业会想方设法去维护这个市场,甚至优先满足这个市场的需求。

但奇怪的是荷兰却出台政策限制先进半导体设备出口,这意味着未来ASML将不能向中国出口先进的光刻机这,些先进光刻机除了EUV光刻机之外,包括一些先进的DUV光刻机也会被禁止出口。

荷兰这种做法明摆着放着钱不赚,确实有点让人想不到。

但荷兰这种措施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荷兰在全球半导体设备供应链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高端光刻机上面,更是垄断全球。

按理来说,他们在全球光刻机市场当中有很大的话语权,但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荷兰是一个欧洲国家,他们的很多政策其实都是跟着美国走。

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美国、荷兰和日本就签署了一个协议,按照协议规定,他们将禁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出口先进的半导体设备。

随后这些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措施,比如在5月份的时候日本已经明确规定,从7月1日起,他们将禁止向中国出口23类先进半导体设备,这些设备涵盖光刻,蚀刻,清洗,检测等各个环节。

而且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市场已经传出荷兰大概率会禁止向中国出口一些先进的半导体设备,所以在6月30日他们最终出台相关限制措施没有什么大惊小怪,这早在市场意料当中。

而荷兰之所以放着中国庞大的市场不要,宁愿禁止向中国出口先进的半导体设备,这是一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但对于荷兰说其实也挺无奈。

毕竟目前荷兰光割机有很多设备其实都是从美国进口的,比如最先进的光源设备就是由美国的企业提供,另外包括软件以及其他核心零部件有很多都依赖美国。

如果他们不听从美国的安排,而是坚持向中国出口这些先进的半导体设备,大概率美国会中断向他们提供一些核心设备和软件,如此一来他们同样也会受到影响。

权衡再三之后,他们只能被迫跟在美国的后面,加大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限制。

看到这很多人都替国产芯片捏一把汗,在日本、荷兰、美国等一些国家禁止向中国出口一些先进的半导体设备后,中国产芯片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国产芯片会受到重创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先进芯片工艺制造肯定会有影响。

这次荷兰禁止出口的光刻机除了最先进的EUV光刻机之外,还包括ITWINSCAN NXT:2000i、NXT:2050i 及 NXT:2100i 等深紫外光(DUV)浸入式光刻设备,而这些光刻机都是制造14纳米以下芯片非常关键的设备。

这意味着在荷兰限制出口之后,如果国内的相关企业拿不到这些先进的光刻机设备,14纳米以下芯片将很难有新的突破。

但这也并不是把14纳米以下的芯片制造完全堵死了。

在荷兰出口相关限制措施之前,国内的一些企业已经进口了部分先进DUV光刻机,至于目前国内到底进口了多少DUV光刻机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

但过去几年时间,中国众多企业累计从荷兰进口的DUV光刻机应该有几十台,这里面应该包含一些先进的DUV光刻机。

所以中国一些芯片制造商仍然可以用之前进口的这些设备用于制造一些14纳米以下的芯片,只不过因为数量有限,对应的产能应该不会太大。

其次、40纳米以上芯片影响不会太大。

这次美国、荷兰、日本禁止向中国出口的主要以一些先进半导体设备为主,这些先进半导体设备大多都是用来生产14纳米以下的芯片,但对于28纳米以上的一些中低端芯片他们并没有限制,仍然可以向中国正常出口。

所以未来国产28纳米以上的芯片仍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仍然可以正常进行。

而且对于我国来说,虽然之前14纳米芯片已经量产了,但实际上市场上真正的14纳米芯片供应量其实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国内的芯片制造仍然以28纳米以上为主,尤其是以40纳米以上芯片为主。

对于这些40纳米以上的芯片,完全可以满足国内绝大多数行业的需求,从实际情况来看,真正需要用到14纳米以下芯片的行业,其实是比较少的,主要有一些手机以及电脑为主,其他行业对芯片的工艺要求并不是很高。

另外对于14纳米以下的芯片,虽然国内不能生产,但是目前一些企业仍然可以向联发科、高通、英特尔等一些企业进口,除了个别企业之外,正常的企业产品生产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整体看来,即便荷兰、日本等一些国家禁止向中国出口一些先进的半导体设备,国内的半导体现状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改变,顶多是先进芯片无法取得快速突破。

但值得警惕的是,一旦欧美禁止向我国出口先进半导体设备后,我们的先进芯片工艺短期很难有突破,我们在一些尖端领域里面就会逐渐跟他们拉开差距。

现在欧美一些国家禁止向我国出口先进的芯片设备,其实不仅仅是为了限制中国一些手机行业的发展,更关键的是为了限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人工智能非常火爆,尤其是GDP等一些大模型的出现,让大家意识到了人工智能的厉害,未来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各个方面都会有深入的渗透。

人工智能甚至有可能会引领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到时谁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就能够在全球的经济竞争当中处于领先地位。

而目前全球人工智能最厉害的有两个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但中国人工智能最大的一个短板是先进芯片严重依赖进口。

比如大模型所需的一些高端GPU目前基本上都被美国的英伟达垄断,国内的企业基本上都需要从他们手中进口。

如果未来他们禁止向中国出口这些先进的AI芯片,而国内又没有相关的企业能够制造出来,那确实会对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想要突破这种局面,还是要回归到国内的半导体产业链上面,只有实现芯片产业链上面各个技术和设备的突破,我们才能早日实现高端芯片独立自主,这样在发展很多产业上面才能拥有更大的主动权。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