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标题:欧洲电动车市场风云变幻
在中国,上汽大众的ID.3在经历了一轮优惠后,月销量稳定在万台左右,成为市场热门选择。然而,在大众的德国故乡,情况却截然不同。根据德国媒体的报道,大众汽车在茨威考和德累斯顿的工厂,将在10月前两周内停产ID.3以及其姊妹车型Cupra Born。

原因无他,销量惨淡,简言之,市场乏人问津。
事实上,此前已有报道指出,大众正考虑裁减工厂员工,并逐步实施裁员计划。德国的茨威考工厂是大众在四大工厂之一,于18年进行了全面改造,转型为电动车生产基地。在这里,ID.3、ID.4、ID.5、奥迪Q4e-tron等车型相继问世。而导致销售不畅的原因却五花八门。首先,条件限制颇多,欧洲地区的道路或者说停车位相当狭窄,再加上众多政策上的阻碍,因此充电设施一直难以普及,相比之下,与国内相去甚远。

其次,特斯拉的实力凌驾于众,仅在欧洲便售出超过10万台Model Y,数量甚至超过了大众所有电动车型的总和。
GO车君评:此前我们曾报道过,海外消费者得知中国国内ID.3的价格后,不禁表示难以理解。在欧洲,大众的电动车售价相当昂贵,甚至是国内价格的数倍,有时甚至超过特斯拉。然而,考虑到海外生产成本,这似乎也情有可原。相比之下,国内的特斯拉要比大众的电动车更昂贵得多。

因此,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何在欧洲,大众难以与特斯拉抗衡。
---
导语:
随着电动车市场的不断崛起,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加入这场绿色革命的行列。而在这股潮流中,上汽大众的ID.3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优惠政策使其月销量稳定在万台水平。然而,千里之外的德国,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景象。据德国媒体披露,大众汽车在茨威考和德累斯顿的工厂,将在10月的前两周内停产ID.3和Cupra Born,原因就一个字:滞销。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
观点性分析:
欧洲电动车市场的风云变幻,映照着绿色出行的前行路上,制胜的并非仅仅是先进的科技,还需兼顾实际的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ID.3的滞销一方面受到了条件限制的困扰,欧洲地区的狭窄道路和有限停车位,以及诸多政策上的阻碍,让充电设施难以顺利普及。另一方面,特斯拉的强势崛起,以Model Y为代表,使其在欧洲市场一风吹。

此外,价格因素也不容忽视,海外ID.3的售价远高于国内,与特斯拉相比也不相上下。而在国内,特斯拉的溢价则更为显著。因此,从这一侧面来看,大众的电动车在价格上未能形成足够的竞争力,难以在欧洲市场与特斯拉抗衡。如何在这场电动车浪潮中稳步前行,将是大众汽车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