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STER,柯斯达。
这台车也叫做“考斯特”,相信绝大多数老司机都还记得这台车;考斯特曾经是国内公务通勤用车的主要选项,一度被视为高级行政座驾。可是这台车不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品控水平,似乎都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其使用的发动机与当下国产轻客的发动机相比,其落后程度是非常夸张的。
比如考斯特装备的4.0L自然吸气汽油机,动力储备低至151kw/344N·m,如此大的排量、如此差的动力,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考斯特也逐步从行政汽车市场里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各个自主品牌的同级客车。只是考斯特初期为何能成为行政通勤的选项,又为何能卖出如此离谱的价格,这两个问题还是值得分析的。

丰田汽车很会讲故事,故事总是有些真实元素,但大部分都是杜撰的(假的)。
考斯特这台车真正进入人们的视线从是1984年开始,那一年里的邓小平总理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考察,而考察选择的交通工具正是汽车,使用的车辆正是丰田的考斯特;此时邓公之所以会选择考斯特,主要目的应当是表明一种态度,也就是鼓励合资经营企业的创办,创办这样企业要放下之前的思想包袱,一切以经济发展为先,可借鉴和使用新的模式。不得不佩服邓公的魄力和远见,只是这也给丰田汽车编故事留下了素材;第二次的邓公考察仍旧选择了考斯特,甚至连邓公逝世选择的灵车也是这台车,不过这时候的出发点就有些不同了。

除邓公以外,真正推动考斯特进入各级单位作为行政座驾的是另一位总理。
这位总理是朱镕基总理,时间节点是1998年。
98年的一场洪水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难以忘怀,从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到朱镕基总理,再到一线的官兵战士,都在用自己的生命来和洪水对抗。而此时朱镕基总理选择的工具车还是考斯特,后期朱总理也是以这台车作为通勤车使用;就当年汽车厂的一些工程师们讲,朱总理选择考斯特作为通勤车,初衷是要以身作则,让各级政府杜绝奢靡之风,就用这种坐起来很不怎样的客车就足够了!这才是朱总理选择考斯特的初衷。

结果自然可以想象,考斯特这种级别的客车自然而然的成为各级政府单位的通勤车辆,然而丰田却开始坐地起价了!考斯特的价格越来越离谱,一台普普通通的客车,巅峰期的售价是超过百万的。而且丰田就中国领导人选择其品牌的车辆作为通勤车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通过一些文化元素对品牌形象进行重塑;同时还推出了兰德酷路泽和普拉多系列越野车,将这些车辆定出超高价格面向公务汽车市场。而且丰田一边扮演着艰苦朴素的工具车的角色,一边面向个人用户市场大吹牛皮,似乎丰田成为了高级专属座驾品牌。
这才成就了丰田,丰田从一个低端工具车品牌摇身一变成为了高端品牌,你能不佩服丰田讲故事的能力吗?其实现在的埃尔法也好,兰德酷路泽也罢,这些刻意包装出的高价车还是以此为基础来给品牌赋魅,真实的丰田在海外市场确实是上不得台面的品牌。

考斯特的故事就是这样,然而这样的故事再不会出现。
邓公坚定的搞改革开放,支持合资企业的发展,初衷当然是发展经济,但更深远的目标还是要打造工业中国;汽车工业是重工业的基础,是判断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走出计划经济体的中国汽车工业需要一些先进的产业链建设经验,可是这些经验不会白来,必须拿出代价来换,而代价就是成就丰田、大众、通用、福特等知名的外国汽车厂商,使其实际控制中国汽车工业数十年。

可是这数十年里也建设出了强大的中国汽车工业,现在的中国是全球工业体系最完善的国家,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工业体系最完善的国家;在中国汽车工业基础稳固后,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拿回属于我们自己的市场了,此时最需要做的就是重塑行政级座驾的品牌阵容。
自2017年开始,公务汽车的全新车辆不再允许采购外国品牌汽车,老旧车辆进入自然报废倒计时阶段。
现在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给你三十年市场霸权,换我强大的汽车工业。未来再不会有诸如考斯特、别克GL8或大众汽车这种频繁出现于公务场合的外国汽车品牌,中国品牌将承载中国的新汽车工业史。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评论转发